煮玉米的正确方法与技巧
- 煮前浸泡
- 在下锅煮之前,最好先把玉米放入冷水中浸泡20-30分钟。这样可以保留玉米本身的维生素,让煮出来的玉米吃起来清香且有嚼劲。
- 保留玉米皮
- 煮玉米时,不要把玉米皮全部剥掉,保留最贴近玉米粒的那层白色“衣”。带着薄衣煮,可以使煮熟的玉米带有一种独特的谷物清香,且更易煮熟。
- 加入盐和小苏打
- 在煮玉米的水中加入少量食用盐,可以提升玉米的甜味和口感。此外,加入一点小苏打(食用碱)可以加强玉米的营养效果。玉米富含烟酸,小苏打可以帮助烟酸充分释放,提高营养价值。
- 控制煮制时间
- 不同品种的玉米煮制时间有所不同:
- 甜玉米:水开后煮8-10分钟。
- 老玉米:水开后煮10-15分钟。
- 白色糯玉米:水开后煮10-15分钟。
- 普通玉米:冷水下锅,煮20-30分钟。
- 黄玉米:冷水下锅,煮30分钟左右。
- 不同品种的玉米煮制时间有所不同:
- 煮后处理
- 煮好的玉米不宜长时间浸泡在水中,以免营养流失。煮熟后可立即捞出,放入冷水中浸泡1-2分钟,这样可以迅速停止加热过程,保持玉米的鲜亮颜色和紧致口感。
- 调味与保存
- 煮好的玉米可以刷上一层薄薄的盐水或黄油,增添风味。如果一次吃不完,可以用保鲜袋包好后冷冻保存,能保存半年不会变质,并保持鲜嫩。
玉米的功效
- 降低胆固醇
- 玉米富含膳食纤维,可以减少胆固醇的吸收,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,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。
- 促进消化
- 玉米中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,帮助排便,预防便秘。
- 保护眼睛
- 玉米中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,可以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和自由基的损伤,有助于预防眼部疾病。
- 利水消肿
- 玉米须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水肿、小便不利等症状。将玉米须50克用清水冲洗后,放入杯中,冲入沸水,盖上盖子闷几分钟,当茶饮即可。
煮玉米的误区
- “裸”煮玉米
- 有人习惯把玉米的皮剥得干干净净进行“裸”煮,但这样会使玉米在煮的过程中流失营养成分,也容易失去原来应有的口感。
- 煮制时间过短或过长
- 煮制时间过短会导致玉米粒生硬难嚼,而煮制时间过长则会使玉米失去口感。
- 频繁开盖
- 煮玉米时应避免频繁开盖,以确保一气呵成,避免热量散失,影响煮制效果。
通过以上技巧,你可以轻松煮出香甜软糯的玉米,享受健康美味的美食体验。